歷經兩年爆發式增長,新三板仍在發酵
6月18日,股轉系統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公示了創新層掛牌公司初步篩選名單,共有920家企業成功鯉魚躍龍門,成為創新層的一員。截止6月18日,新三板共有7586家掛牌公司,這920個幸運兒,占新三板掛牌企業的12.13%。
去新三板“淘金”已經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的共識,在機器人行業也不例外。
在最近兩年里,機器人行業新三板上市強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擠在新三板掛牌的路上。據不完全統計,除排隊申請新三板的機器人企業外,全國掛牌新三板的機器人企業已經超過100家。
據小編初步統計,在920家進入創新層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中,有德鑫物聯、星和眾工、七維航測、賽德麗、安爾發、配天智造等13家企業涉及機器人業務。
以下為上述企業的盈利情況一覽:
業內人士指出,新三板分層管理辦法可以對進入創新層的企業及機器人行業產生直接利好。
一方面,進入創新層后企業知名度可以得到提升,也將成為優選的投資對象,還可能在融資、交易等方面優先享受政策紅利,企業的流動性會有顯著的提升,估值也自然水漲船高。
另一方面,還待在基礎層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和發展,勢必會進行技術創新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對于基礎層企業,股轉公司表示,分層不是將掛牌公司簡單地分為“好與壞”、“優與次”,而是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提供相適應的資本平臺。股轉公司將引導基礎層公司主動規范公司治理,加強監管規則的培訓,提供針對性培育孵化和融資對接、并購服務。
但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基礎層企業處境將會更加艱難。“對于沒有進入創新層的企業,分層是巨大的打擊,會受到投資者的另眼相待?!?/p>
不過,從分層初試名單公布后的首個交易日來看,創新層流動性改善情況并不明顯。相關數據顯示,6月20日,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總成交額為2.89億,基礎層成交額為2.34億。
這一成交額數據較此前并無明顯差異,創新層流動性并未顯著改善,基礎層流動性也并未惡化。新三板分層制度對機器人企業的影響還留有待后市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