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張女士左側面部開始不自主抽動,就醫時被診斷為“面肌痙攣”,服用藥物后有所緩解。誰知最近痙攣加重了,嚴重影響面部表情,有時甚至左眼無法睜開。作為一位塔吊司機,她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奔波了好幾家醫院,一聽手術存在影響左側聽力的風險,她就打了退堂鼓。因患有右側先天性耳聾,左側聽力對她至關重要。到底要不要手術?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張女士找到了瑞金醫院腦病中心徐紀文教授團隊。
不開顱、不損聽力,
一針挽回“面子”
經過面診,徐紀文教授團隊仔細了解患者的發作癥狀和各項檢查,并根據病情特點,為張女士選擇了面神經射頻術。
面肌痙攣又稱半面痙攣,指一側面神經所支配的表情肌反復發作的不自主收縮、強直性痙攣和聯動。面肌痙攣常始于眼輪匝肌,隨后逐漸擴散至受同側面神經支配的其他肌肉。雖然面肌痙攣多被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但不自主的面部抽搐會導致社交尷尬和退縮,嚴重時還會因不自主閉眼而導致功能性失明。
目前,面肌痙攣目前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藥物、肉毒素、微血管減壓術等。
面神經射頻術作為一種新型手術方式,它是將射頻針放置至莖突孔,通過射頻毀損一部分面神經,從達到治療面肌痙攣的目的。該術式完美避開了聽神經,在不開顱和不損傷聽力的前提下,只對面神經起作用。手術利用國產的華科精準機器人確切定位穿刺點后,只需穿刺一針,一個射頻針,即可治療面肌痙攣,尤為適合張女士。
手術為局麻手術,主刀劉強強醫生從耳垂下皮膚穿刺進針,在機器人的輔助下一次性精準穿刺到莖突孔,經運動測試提示射頻針接觸面神經后,立即進行射頻毀損,20秒后患者面肌痙攣即刻消失,從穿刺開始到手術結束用時不到10分鐘,患者全程清醒。
“我的臉終于放松了!”術后第二天張女士就出院了,欣喜不已。
創傷小、恢復快,
精準根治面肌痙攣
據悉,此例手術為上海首例手術機器人輔助經皮穿刺面神經射頻手術。因具有創傷小、安全可靠、恢復快、花費少等優勢,面神經射頻術正逐漸被廣大患者接受。
“面神經射頻術是用微創經皮穿刺的方法,用射頻脈沖來損毀面神經,從而達到控制面肌痙攣目的?!毙旒o文教授介紹到,“手術的難度在于需要精確定位,最大的挑戰是要把穿刺針精準穿入直徑不到5mm的莖突孔?!?/div>
手術示意圖
術中運動觀察和測試是提示穿刺準確的標準之一。目前常規治療時會選擇在c臂機或ct引導下操作,可能需要反復多次穿刺來尋找莖突孔,損傷比較大。瑞金醫院腦病中心利用機器人亞毫米級精度的優勢,憑借精湛技藝,手術穿刺一步到位,避免了重要血管、腦組織的損傷,同時還可避免輻射暴露,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為面部痙攣患者帶來福音。